“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读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笔记

    【作 者】骆川富

    【期 号】195408

    【总 期 号】24

    【页 码】19

    【正 文】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于一八四八年出版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篇纲领性文献。这篇文献,以科学的共产主义武装了世界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上的历史作用,教给了世界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是资本主义掘墓人与新的共产主义制度创造者的这个全世界历史的任务与使命。“共产党宣言”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开辟了一条有组织、有目的、有政治觉悟斗争的坦途。

    这篇文献篇幅虽小,对它的价值,列宁评道:“却不下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的全体有组织的奋斗的无产阶级”(1)。斯大林同志称这篇文献为“马克思主义精华之精华”(2)。这是“每个觉悟工人必备之书”)。

    “共产党宣言”的出现,正当资本主义在欧洲统治着大多数国家,工人阶级此时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力量走上了政治斗争的舞台。在英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宪章运动,掀起了以“请愿党”闻名的工人群众的罢工和示威的浪潮。在法国,以一八三○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整个欧洲发生了极大的影响。三十年代在里昂发生的织布工人的起义,提出了“或者是在劳动中生存,或者是在斗争中死亡!”的口号,急剧地把工人阶级的反剥削、反资产阶级的斗争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在德国,当时还是较英法为落后的国家,一八四四年发生了工人运动史上占极重要地位的西西里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在俄国农奴反对地主与沙皇制度的斗争也日益加紧。“共产党宣言”是以世界革命风暴中的海燕的姿态出现的。“宣言”的出现,给无产阶级为全人类的解放划开一个崭新的斗争时代。

    当时的社会思想:在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典型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亚当·斯密、达维·李嘉图等人,他们用人们获得收入的来源和方式解释了土地所有者、无产者和资本家三个阶级存在的原因。尽管他们在从经济基础上找寻阶级的原因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没有找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真实根源。在法国,空想的社会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他们不能科学地解释雇佣劳动的本质,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不能看出唯一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真实的社会力量。在德国,集德意志古典唯心论大成的黑格尔,他的哲学虽有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但他倒转了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使他的反动政治见解与他的方法发生尖锐的矛盾。在俄国,革命民主派的先进代表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柳波夫,他们的辩证法与唯物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最高形态,他们接近了辩证唯物论,但停止于历史唯物论的面前,由于历史条件和他们作为农民思想家的阶级立场限制,他们还不能把阶级斗争的观点贯彻到底,不能作出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论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考察了和根本地改造了社会科学的一切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总结了世界工人运动的经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完成了一次真正的革命历史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里面第一次的宣布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列宁同志写道:“在这部著作里用天才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有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唯物论,作为最完备最精深发展观的辩证法,论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全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学说”(4)。这个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与文化正确的表现。这个世界观的宣布给科学的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共产党人的活动从此有了可凭的理论根据。

    “共产党宣言”乃是在与反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伪造和空想的社会主义无情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宣言”自始至终贯彻着对无产阶级的敌人不调和性,对小资产阶级的任何空想严峻而不宽容,以及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刻骨仇恨,成为科学中党性的卓越典范。这每一词句都浸透了战斗党性的原则,成为真正马克思主义文献的伟大传统。

    天才的思想家、光辉的论辩家、文章巨擘的马克思、恩格斯,以不容争辩的事实力量,以铁一般的论证逻辑,揭露了资本主义死亡的法则,以尖锐的词句,暴露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诋毁,并以辛辣俏皮的嘲笑,对当时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作了致使的批判。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论战的范例,是在科学中、在无产阶级反对共产主义的敌人所进行不调和斗争的光辉范例。

    马克思、恩格斯以骄傲的词句作“宣言”的结尾:“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革命中只会失去自己颈上的一条锁链。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5)。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无产者热烈的呼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号召从此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战斗口号。

      ×             ×              ×

    “宣言”始终贯彻着的核心基本原理,恩格斯在一八八三年德文版序言中写道:“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从此发生的社会结构,便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历史的基础,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发展的各阶段上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被支配阶级与统治阶级间斗争的历史;在这个斗争现今所达到了的阶段上,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为要摆脱掉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已非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斗争不可了”(6)。

    往后,斯大林同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书中对这一原理作了卓越的描述,特别有力地进一步的表明了为什么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代替资本主义,写道:“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理论。从这个理论的观点看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完全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继地主农奴制度而来的是资产阶级制度,那末这只能‘归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必然产生出来,再就是,如果说继现代资产阶级制度之后而来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制度,那末这是因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由此就产生出资本主义毁灭和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必然性。由此就产生出一个马克思主义原理:我们应当在生产力的发展史而不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去探求自己的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基础就是如此”(7)。

    唯物史观的发现乃是科学上最伟大的成就,这一发现对唯心史观作了致命的打击,而为正确的理解社会生活,奠定了牢固的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以杰出的天才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透辟的分析,揭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劳动物私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揭露了一方面是贫穷,一方面是财富的增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法则,这一法则同时又是资本主义无可避免的死亡法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里头一次的作出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8)。明晰而深刻的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共产主义最重要的原理与结论。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周到和最详细的证实与运用。马克思在往后的“资本论”中进一步的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得出结论说: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资本主义本身就创造了自身消灭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资本的垄断就成了和垄断在一起并在垄断下成长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与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之点。这种外壳会被破裂。资本主义的丧钟响了。剥夺者被剥夺。”(9)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在“资本论”中得到全面、深刻、进一步的研究和光辉的阐述,而“共产党宣言”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第一篇成熟的草图。

    “共产党宣言”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的揭露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科学的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以及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具有全世界历史的意义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教导说:“在现在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10)。“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最下层的阶级,它若不把压在它头上而由组成正式社会的那些阶层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物抛出九霄云外,便不能伸腰,便不能抬头。”(11)。明确的给全世界无产阶级指出了解脱资本主义制度奴役的枷锁,只有无产阶级的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起新的社会这才是唯一可靠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里公开宣布只有用“暴力干涉的手段”(12)才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这简短刚毅的词句,充满了历史的公正和共产主义思想不可触犯的威力。

    马克思、恩格斯以暴力推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创立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的斗争纲领把世界无产阶级武装了起来,从而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宣言”开始就明确的表白了共产党人对过去一切历史的态度,认为“迄今存在过的一切社会的历史(自从原始公共土地占有制解体时起——恩格斯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地主与农奴,行东与帮工,简言之,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始终是处于互相对抗的地位,进行着不断的,有时是隐藏,有时是公开的斗争,每次结局若不是全部社会结构受到革命的改造,便是各斗争阶级同归于尽”(13)。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方法的原理扩展到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把唯物主义彻底地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去,正如列宁同志所说:这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仿佛迷乱混沌的状态中找出一种规律性”(14)。这条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

    斯大林同志在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历史中阶级斗争的意义时,阐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策略基础。写道:“科学社会主义的策略基础,是关于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的学说,因为这是无产阶级手中最好的武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用来夺取政权然后剥夺资产阶级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所叙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策略基础就是如此”(15)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的学者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把阶级斗争的学说放在真正科学基础上,这功绩应归功于马克思,他第一次的指明阶级的存在只是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引到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只是进到根本消灭阶级和进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重要、主要,最精彩的部份,虽然“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名词是马克思细心研究了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五一年德国和特别是法国工人革命斗争的经验以后提出的,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却已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着全部“宣言”,渗透了“宣言”的每一词句。“宣言”写道:“工人革命中的第一步是无产阶级变成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集中一切生产工具于国家手中,即集中于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将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这只是以抽象的形式回答了以什么东西去代替资产阶级的国家问题,还是“提得极为抽象,还是表现于最普泛的概念和语句中”(17)。列宁、斯大林在与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斗争中,保卫、恢复并进一步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无产阶级专政”完满具体实际的内容。

    列宁指出:“而无产阶级专政,即被压迫者先锋队组织成为统治阶级以镇服压迫者,不能仅仅以扩大民主制为限。除了把民主制大规模地扩大成为第一次供贫民享受的民主制,供人民享受的民主制,而不是供富人享受的民主制而外,无产阶级专政还会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实行许多剥夺自由的手段。为要使人类从雇佣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我们就必须压倒这种人,必须用强力打破他们的反抗,——凡是有镇压有强力的地方,当然也就没有自由,没有民主”(18)。

    毛泽东同志巧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结合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实际,一九四九年总结革命的经验说:“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这是“宣言”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光辉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我们这时代特别具有巨大的意义。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本身统一的手段,是工农联盟的牢固基础,是工人阶级手中最强有力最尖锐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工人阶级就取得了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能和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不只一次的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与阶级斗争的进程中适应着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取得更新的形式。这一指示,在列宁斯大林根据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在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天才学说中,得到最深刻的发展。

    列宁、斯大林天才的发现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新的理论,以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几个国家或甚至单独一个国家内胜利以及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国家内同时胜利的学说来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给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指出了革命的前途,发动了他们革命的主动性。俄国工人阶级依靠为列宁所发展了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天才的原理指导下,完成了自己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的革命能够获得伟大的、具有世界历史的胜利,在于它有着一个强大的组织与指导力量,没有思想上的武装以及组织上的团结,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不可想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里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与组织者的作用,必须由共产党来实现,第一次的指出了建立共产党的必要,并“规定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基本大纲”(20),提供了关于党的学说的概要。

    “宣言”写道:共产党人“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优长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及一般结果”(21)。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中是“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同上注),而成为无产阶级的最有战斗性与坚决性的先进部队。

    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斗争新的条件下,列宁斯大林发展了马、恩关于党的原理,创造了关于党的系统、彻底、严整和完备的学说,并运用这一学说,首先在俄国建立了真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具有战斗性的、适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能领导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起自己的专政、胜利建设共产主义的政党。并在斗争的烈火中把这个党锻炼成为布尔什维克的党,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队,以及全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先进楷模。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里简括的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概要:首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得政权”(22)。并利用这一政权“消灭私有财产”(同上注),彻底废除资产阶级用以奴役广大劳动群众的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建立起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社会。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也就会跟着消灭。这个社会里的人们将是摆脱了腐朽、懒惰、仇视、诈欺、互相陷害等等资本主义的体系,而是具有高度文化教养,把劳动理解为深刻的社会事业,理解为荣誉、豪迈、和英雄的事业。

    这个社会消灭了政治革命的一切条件,人们有必要和可能从文化经济各方面从事社会的建设,这幅令人响往的图画,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高纲领。

    共产党人的行动纲领,早在“宣言”出版的前一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即已拟出,在“宣言”中经过了改订。这个纲领的基本思想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普遍的义务劳动;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宣言”科学的解答了空想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已经提出企图解决而又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同时给世界工人阶级以及全世界进步的人类走向美好、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出了具体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一纲领“在各个最先进的国度里几乎到处都可以采取”(23)。但运用“在各个不同的国度里当然是各不相同的”(24)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指示,在领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时,制定了自己的纲领原则:“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25)。这即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前,必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26)。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规定的共产党人所遵循的纲领与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的光辉的最卓越的典范。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脱的矛盾,“宣言”叙述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占得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而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先前一切世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宏伟众多”(27),同时深刻的比喻了它的另一方面:“曾经像用魔术造成了非常庞大的生产和交换工具,而现在它却已经好像一个卫士那样不能再把他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镇伏下去了”(28)。在广大劳动群众的鲜血和白骨上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它越是向前发展,劳动群众的生活越是变为穷困。在我们这个时代,毁灭性的经济危机的延续时间加长而危机的间歇却缩短了,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高、最后、死亡的阶段,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新的浪潮已日益高涨,在东方、在亚洲燃烧着伟大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烈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四方八面的起来都向帝国主义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积极的参加着伟大历史的创造事业,尽管资本主义如何作垂死的挣扎,“宣言”早已作了断定: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必不可免的。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的力量源泉,在于它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胜利的确切保证。

      ×           ×            ×

    一百多年来是考验“宣言”足够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显示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作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与反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一切打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法西斯强盗们所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东欧和东南欧各国摆脱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奴役,在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相继的出现。以及“宣言”问世时的共产党员仅只三百左右,今天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队伍已超过二千四百万,已成为一支变革生活所向无敌的革命大军。这些事实,是“共产党宣言”思想正确的证明。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可抗拒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辉煌胜利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策略思想正确的确凿证据。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打跨了蒋介石法西斯集团的血腥统治,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国家。最近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策略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又一崭新光辉的胜利。

    列宁、斯大林在反修正主义以及各色各样的机会主义斗争中,保卫、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之适应于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斯大林的道路是“共产党宣言”唯一发展的道路。

    斯大林同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指示原则,总结了一世纪来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建设的经验,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29)。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灿烂辉煌,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还是一座照亮了共产主义之路的灯塔,指导并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的人类,满怀信心,沿着自己的道路,顺利、胜利大踏步向前迈进。

               一九五四年三月廿四日于重庆、沙坪坝、松林坡。

    正文注释:

    (1)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莫斯科中文版,第五一页。

    (2)引自“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一九五三年,第十二期,第二五页。

    (3)列宁:“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莫斯科中文版,第七十页。

    (4)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莫斯科中文版,第十七页。

    (5)马、恩:“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七六页。

    (6)马、恩:“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六页。

    (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版,第三二○页。

    (8)马、恩:“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四七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版,第九六四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四五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四六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五七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三二——三三页。

    (14)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莫斯科中文版,第二六页。

    (1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版,第三二一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五七页。

    (17)列宁:“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二卷,莫斯科中文版,第一八四页。

    (18)列宁:“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莫斯科中文版,第二三七页。

    (19)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

    (20)斯大林:“与第一届美国工人代表团的谈话”,见“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莫斯科中文版,第五十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四八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四九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五八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五八页。

    (25)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

    (26)毛主席:“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六二二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三八页。

    (28)马、恩:“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版,第三九页。

    (29)斯大林:“答阿·霍洛波夫同志”,见“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版,第五五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