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

    【作者】郭延礼

    【期号】195812

    【总期号】76

    【页码】9

    【正文】

          一

    “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成的遗作,这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熏臭、闷热、潮湿和黑暗的牢狱中与敌人战斗的实录。这不是两本普通的书,而是真正的活的革命的教科书,真正的英雄史诗。自它们一问世,就象革命的火炬燃烧着亿万人的心灵,在读者中引起的教育作用,远非一般文学作品所能比拟。它们是“五四”以后无产阶级的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因此,学习与研究它们,对每个读者来说,是接受一次极其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而对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它们又是不容疏忽的讨论和研究的对象。

    “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曾经感染和教育了无数读者,即使在革命胜利后的今天,这些作品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同志仍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这两部作品之所以如此深刻地感染和教育了我们,不仅仅是因为作者文笔的流畅、优美,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作品广阔而深刻的内容和作品中所塑造的光辉而动人的英雄形象。

          二

    我们的祖国是伟大而可爱的,但解放前百年间她一直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她身上沾满了那些恶魔们烧杀淫掠的血迹。面对着这种惨痛的现实,“只要你不是一个断了气的死人”,你就不可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在作品中,方志敏同志首先以愤怒的笔触,赤裸裸地揭穿了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控诉了他们横行霸道、耀武扬威和欺压凌辱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指出了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大、最凶恶的敌人;另方面,作者也痛心疾首地倾诉了生活在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从而更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地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作品中志敏同志悲愤地写到,在中国的长江和大海里,洋人的军舰和船只可以自由来往,在中国的天空,洋人的飞机可以自由飞翔。更令人气愤的,在中国土地上建筑起来的公园,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不仅不叫中国人进自己亲手建造的公园,而且还把中国人与狗同等看待,这真是对中国人的莫大侮辱。

    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与狗,在帝国主义的眼中,是没有什么异样的。在当时的中国土地上,尤其是象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你到处……可以看到高傲的洋大人的手杖,在黄包车夫和苦力的身上飞舞;到处可以看到饮得烂醉的水兵,沿街寻人殴打;到处可以看到巡捕手上的哭丧棒,不时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乱揍;假若你再走到所谓‘西牢’旁边听一听,你定可以听到从里面传出来在包探捕头拳打脚踢毒刑毕用之下的同胞们一声声呼痛的哀音,这是他们利用治外法权来惩治反抗他们的志士!”(“可爱的中国”)看吧,生活在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的命运是多么的悲惨!

    作者并没有仅仅停止在这种一般的叙述上,志敏同志更进一步通过具体的事例,揭露了他们殴打和污辱中国人民的无耻罪行。

    比如,三个贫穷的中国人因为无钱买轮船票私自坐在一条船的货仓里,被洋人发现后,不但把他们无情地鞭打了一顿,而且还丧尽天良地将他们吊在江中。尤其令人发指的,那些野兽们更用难以言传的极其卑鄙无耻的下流手段,来污辱一个年青的中国妇女。这是作者对帝国主义血泪的控诉,凡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看到这段文字,谁又能不为自己的同胞忍受这样的污辱而感到悲愤和心痛呢!

    作品除去揭露了帝国主义用武力侵略中国、用皮鞭、手杖毒打中国人民的罪行外,对他们毒害中国人民心灵的精神鸦片——宗教的反动本质也作了深刻的解剖,作者愤愤不平地写道:

    他们自认为是文明人,认我们为野蛮人,他们是优种,我们却是劣种;(“可爱的中国”)

    可是作者又接着指出,在教会学校里,他们虽然“口口声声传那‘平等博爱’的基督教”,但“同是教员,又同是基督教徒,西人教员都有二三百元一月的薪水,中国教员只有几十元一月的薪水”。(“可爱的中国”)这不仅赤裸裸地揭穿了帝国主义者虚伪、欺骗的反动本质,而且对他们所标榜的“文明”、“平等博爱”也是一个尖锐的讽刺。

    其次,在作者痛心疾首地控诉帝国主义罪行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和另外一个敌人——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方志敏同志,以自己目睹的事实,从各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与罪恶。

    作品中,志敏同志以不少的篇章记述了国民党牢狱中的情况,以及他们对犯人非人的虐待与折磨,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摧残民族解放运动及镇压革命力量的罪恶。

    国民党反动派一贯就执行着“宁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殖民地,不让中国成为独立自由的苏维埃中国”的反共卖国政策。为了巩固其反动统治,不惜出卖中国,与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来镇压人民大众的革命力量。为此,他们在全国到处设立监狱、法庭,推行白色恐怖政策。作者说:

    在中国百业雕零,经济破产的当中,而能“孤岛独荣”向前发展的,大概要算是监狱这一部门了吧!各地监狱,都有人满为患之苦!(“狱中纪实”工人出版社1957年版P35)

    狱中的囚犯,除了被逼得走头无路、不得不“挺而走险”的贫穷的工农群众外,绝大多数都是革命的政治犯,他们唯一的罪状就是爱国、革命。“爱国有罪,卖国无罪”;“革命有罪,反革命无罪”,这就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逻辑。他们就把这些爱国志士和革命群众,关在“牢狱中,对他们惨无人道地施以非人的苦刑,最后再加以杀害。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三号囚室(最坏的囚室,是专门为囚禁共产党员和不幸被俘的红军战士的)中“犯人”居住、饮食,以及受污辱、打骂等等情况的叙述(详见“狱中纪实”P41-P45),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虐待和折磨爱国志士和革命者的罪恶。

    基于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强烈的阶级仇恨(尽管他们口头上并不承认这点),他们不但对一般“犯人”这样无情地折磨和蹂躏,而且对一些因他们的虐待而患重病的人也竟不予治疗。请看看下面这一段惨不忍睹的由血泪所凝成的文字吧!

    在三等号中,这骷髅般的人,举目皆是,浮来漂去,苦极无告!尤其是那些病者垂死之时,呼父号母,呼兄号弟,辗转哀叫,惨不忍闻!尿屎都屙在身上和栊板上,自己就在尿屎中,爬着,滚着,抓着,摸着。没有医生医治,也没有一点水喝,就让他哀叫一二天,断气才算。

    这是作者对万恶的国民党折磨和虐待我们革命同志罪行的血泪控诉。看到他们这些罪恶,谁能不为此而气愤填胸呢!谁又能不为此和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记下铭心刻骨的仇恨,誓死也要为我们的革命先烈报仇呢!然而去年大鸣大放时,一小撮右派分子竟要为这些杀人的魔王们“伸冤”,甚至更有的还嫌国民党杀共产党杀得太少,今天他们自己也要杀几个。这除了说明他们一贯的与共产党和人民为敌外,还能作什么解释呢!

    志敏同志以锐利的笔锋,在作品中还揭露了国民党法制的黑暗、政治的腐败。

    作者通过对一个许多人都“称赞他处事果决和敏捷”的法院副处长的描写,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法制的黑暗。他决案有一个腹稿:“凡关于共案,宁错杀不可错放。”

    在卖国贼蒋介石这种“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漏网一个”的指示之下,他们可以任意地把无罪的良民抓进监狱关上几年。据说有个人因为系一条红裤带,被认为有赤化嫌疑,捉来看守所,关了一年,以致病死。也有“押在看守所一年或几年不判,最后宣布无罪释放的是常见之事”。而判刑的标准,“上则凭所谓‘唯一首领’的喜怒,下则凭处长法官们的喜怒”,而人民的生命就凭这些野兽们的“喜怒”来处理,这真是对人民视之如草芥,杀之如犬马!这是何等草菅人命的黑暗的法制!

    掠夺敲诈,本是国民党的拿手好戏。作者说,“中国监狱的胥吏们对于囚人们的掠夺敲诈,恐怕是世界少有的吧!”(“狱中纪实”P46)他们可以合法地没收“犯人”身上的一切东西,并且还通过给犯人买东西用“抽税”、“私扣”和高价私卖等方式来诈取大量的金钱。作者最后气愤地写道:“强盗世界,白昼打抢,然而这却称为执行军法的地方!”

    贪赃枉法,在当时国民党政法界是认为当然的。只要有钱,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他们不仅公开地接受数以千元、万元计的贿赂,而且还从囚人的饭费和棺材费中贪污。

    金钱既然来得如此容易,于是他们在生活上就大量的挥霍、浪费。那种“生活的豪侈,狂嫖烂赌,无所不为的行动,闻之令人发指!”(“狱中纪实”P45)凡是关心政治和国家命运的人,谁能不和作者同其愤慨,而愿让这种黑暗的统治继续下去呢?

          三

    在长期而艰巨的革命斗争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我们无数的革命干部和人民,但刽子手们的屠刀并没有杀死英雄们的灵魂,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和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并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更快地前进。在“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中,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群英雄的形象,而这些形象中最鲜明、最感人的也就是作者自己。

    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挚的爱,明确的阶级爱憎,坚强的革命意志,象几根丝线拧成的一条红绳一样贯串着作者的一生,它使这个英雄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显得极其光辉和伟大,而且这种光辉、伟大,会随着你所读的每一行逐渐增加起来,当你读完这两部书之后,他这个伟大和光辉的形象已经不是你开始时所能想象到的了。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志敏同志对帝国主义是极端仇恨的。这种仇恨是与作者高度的爱国热情分不开的。从作者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就充满了他的胸怀。

    远在五四运动时期,志敏同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餍侵略和曹、章的卖国就表现了无限的愤怒和仇恨。当先生激昂慷慨地讲述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件时,哪一个小学生“不是鼓起嘴巴,睁大着眼睛——每对透亮的小眼睛,都是红红的象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学生竟流泪哭起来了。”(“可爱的中国”)这些小学生中显然有作者自己在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象一棵生命力极强的小树一样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已经健旺地生长起来了。作者又写到:

    在这个时候,如果真有一个日本强盗或是曹、章等卖国贼的那一个站在我们的面前,那怕不会被我们一下打成肉饼!

    这是何等动人心弦的记述啊!只有一个革命爱国主义者,才会从内心深处吐出这种感人肺腑的语言!

    为了抵制日货,学生们自动地把自己所用的日货一概销毁。作者这样写着:

    我本是一个苦学生,从乡间跑到城里来读书,所带的铺盖用品都是土里土气的,好不容易弄到几个钱来,买了日本牙刷,金钢石牙粉,东洋脸盆,并也有一床东洋席子。我明知销毁这些东西,以后就难得钱再买,但我为爱国心所激动,也就毫无顾惜地销毁了。我并向同学们宣言,以后生病,就是会病死了,也决不买日本的仁丹和清快丸。(“可爱的中国”)

    高度的爱国热情使志敏同志即使在狱中也没有忘记对祖国的歌颂。作者从祖国的气候、土地、山川,到祖国风景的优美和特产的丰富都作了热情的礼赞。志敏同志把祖国称为“母亲”,比着“天生的丽人”,这是多么亲切和发自内心爱的比喻!

    作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方志敏同志,并没有将自己的爱国热情仅仅局限在歌颂上,当作者痛心疾首地看到帝国主义恶魔们用屠刀割母亲的肉时,忍着肠断心碎的疼痛大声疾呼:“朋友们!兄弟们!救救母亲呀,母亲快要死去了!”

    中国能够得救吗?这是当时许多人存在的疑问。他们看到中国对外战争的几次失败,就被帝国主义这种暂时的优势所吓倒。“中国迟早是要亡掉”的论调,还不就反映了当时部分人悲观失望的心理吗?但志敏同志对祖国的前途却采取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看法。他坚信祖国的前途是光明的。而这种信念,即使在监狱中也从没有动摇过。作者在“可爱的中国”结束时写道: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富裕将代替了贫穷……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是辽远的将来,而是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读完这一段,我们好象看到一个目光炯炯的爱国志士从黑暗的牢狱中一直注视着光明和美好的未来,只有那些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解放全人类伟大理想的人,只有那些永远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人,才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永远具有这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任何残酷的折磨与考验都不可能改变的。

    但是,有长期和丰富斗争经验的方志敏同志,他深深地知道,要想迎接这光荣的一天,要想把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从帝国主义的虎口中救出来,不是写“篇十分娓娓动听的文告或书信,去劝告那些恶魔们停止侵略”,或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要唤起全国民众起来进行实际的武装斗争。作者清楚地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他认为,只要中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这种力量是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它足以使帝国主义见而生畏、胆战心惊。并进一步指出,“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一二八”上海抗战都证明了这点。

    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就不可能不仇恨危害祖国和出卖祖国的败类。作者说:“我十分憎恨地主,憎恨资本家,憎恨一切卖国军阀”。这是多么强烈的阶级仇恨!同时,对敌人有刻骨仇恨的志敏同志,对人民和自己的同志又表现了强烈的爱。在狱中,志敏同志也没有忘记人民生活的痛苦,他和狱中同志们谈到“正沉沦于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着的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痛苦,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对革命同志的深厚的爱,在下面一件小事情里就可见出:一次,别人送给了他过端阳节的四样菜,他把自己的同志请来共吃。

    ……我撕下一块翅膀连头颈一起,即送到他的饭碗里,他说:“你吃,我自己来。”马上用筷子夹起来递还我,我用筷子按下去,并说:“同志,你吃了吧!”我知道,敌人对于我们做保卫局工作的同志,是杀无赦的。经我手送给他的一块鸡,怕算是最后一次了。(“狱中纪实”P73)

    这段话包含了多么深厚和真挚的阶级友爱啊!蕴藏了多么高尚而纯真的情感啊!

    刘少奇同志说:“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残酷的、艰难的、胜利的斗争过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因此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就必须具有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

    志敏同志坚强的革命意志并没有因为被俘而消减。即使在狱中他也没有停止过对敌人进行斗争。当他和同志们被捕入狱后,他以为马上就要遇难,于是他就拟定革命口号,准备临刑前高呼;当他看到国民党不会马上判决他们,他又积极筹划越狱。他写道:

    不错,不屈而死,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这样的死,可以激起同志们对敌人的仇恨,提高同志们斗争的不折不挠性与赴死如归的牺牲心。但是我们都是受了十余年党的教育,有了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与在狱中的忧思苦虑,这次若能越狱出去,当然要用比前加倍勤苦的精神去工作……今日的失败,安知不是明日更大成功之要素!(“狱中纪实”P26)

    从这段话读者不难看出,志敏同志的越狱,正是为了吸取失败的教训更加倍地打击敌人。一切个人的生死问题,在作者的眼中都是不屑一顾的。面对着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的战士,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该是显得多么的渺小啊!

    为了达到越狱的目的,志敏同志在因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提前杀头的危险的情况下,他也从没有放弃对国民党士兵的宣传和争取他们的工作。“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努力到死!奋斗到死!”这句话就充分表明了作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方志敏同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在这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面前,敌人使用的一切利诱、威胁、拷打,都只能说明他们的愚蠢与无耻。这些东西对于象作者这样的钢铁战士来说,除了更增加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坚定他的革命意志外,是毫无其他任何作用的。因此,尽管敌人使用了一切无耻的手段来劝诱志敏同志投降,但是,“投降,你国民党是什么东西!——一伙凶恶的强盗,一伙无耻的卖国汉奸!一伙屠杀工农的刽子手!我们与你们反革命国民党是势不两立的,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狱中纪实”P80)

    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坚定的回答!这些象炸弹和刺刀一样的语言,使任何刽子手听了都会吓得胆战心惊,魂飞神散!志敏同志所表现的这种临难勿苟、至死不屈的磅礴的英雄气概,正是基于他那种钢铁般的革命意志。

    面对着这样的“头可断、志不可屈”的钢铁战士,敌人使用了他们最后的无耻手段。志敏同志光荣地牺牲了,但他那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四

    “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不仅以它真实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光辉而感人的英雄形象教育了亿万读者。同时,这两部作品也表现了作者的艺术天才。尤其令人赞赏的,即使在监狱中,在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的情况下,这种天才也没有离开作者。

    首先,是体裁的多样性。为了更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内容,作者在体裁的运用上是极其灵活的。在志敏同志这两部遗著中,就包括了多种体裁的作品。有小说、散文、论文、书信……而且每一种体裁,作者在运用上都是极其成功和纯熟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作品的短小精悍。有的作品虽长不过千字,但所表现的内容是极其深刻的。这一方面固然与作者语言的精炼和对题材的凝炼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于作者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正确而锐敏的洞察力,因此使作者能够抓住生活的本质,通过极其简短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清贫”、“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当大力提倡写短小作品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向这些作品学习。

    其次,作者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也不乏天才。不仅作者自己的形象写得非常真实、鲜明、生动、感人,而且作品中对于其他许多人物的描写也是相当成功的。

    比如,作者对于指挥毒打三个没钱买船票的中国人的那个洋人是这样写的。

    ……在他们(即那三个没钱买船票的中国人——笔者)对面,站着七个人,靠后一点,站着一个较矮的穿西装的人,身体肥胖的很,肚皮膨大,满脸油光,鼻孔下蓄着一小绺短须。两手叉在裤袋里,脸上浮露一种毒恶的微笑,一望就知道他是这场鞭打的指挥者。(“可爱的中国”)

    读过这段文字的人,凝神闭目,在面前就好象站着一个面孔可憎、既短又肥的外国强盗,指挥着一群流氓在鞭打几个可怜的中国人,并不时地发出歇司底里的狂笑,甚至加在这狞笑中间的“有趣,多打几下”的兽语,仿佛都在我们耳边萦绕。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善于从人物具有特征的外表上去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阶级特色,而且更善于抓住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甚至有的仅从他们的谈话和谈话时的表情,我们就知道所描写的是怎么样的人。比如,作者和一个伤心国事的懦夫的那段对话(详见“可爱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52年版28—29页),我们读完后就清楚地感受到在我们面前站着绝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的、胆小怕事而又怕作亡国奴的、极其悲观失望的懦夫;另一个则是对祖国前途充满着无限信心的坚强的民族战士。

    当然,这里还应当说明,作者对人物肖象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在精神面貌的刻画是一致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比如,上面我们所提到的那个伤心国事的懦夫的谈话,也正是和作者对他那种“身体瘦弱、皮肤白晰,头上的发梳得很光亮,态度文雅”的外表的描写相一致的。

    最后要提出的,这两部作品的语言也是有特色的。

    作品中,不论是抒情和叙事,语言都是很质朴的。作者真正做到了“怎样说,就怎样写”。这种质朴的语言给作品带来了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的优点。这样的例子从书中信手就可以找到,不必再举。

    由于作者运用语言的高度技巧,作品的语言不仅是质朴的,同时也是形象的、精确的。这突出地表现在作品中比喻和隐喻的运用上。比如,作者把祖国比作“母亲”,“天生的丽人”,把帝国主义比作“恶魔”、“人类中会吃人的猩猩”,把国民党的法官比作“狗”……这是多么形象而精确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生动而准确地道出了所比喻事物的本质,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爱憎的深度。

    再如,作者写到:“一个青年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这个比喻不独是生动、恰当,而且更显得极其亲切、感人。一个没有真挚和深厚的爱国热情的人,是不可能想出这样贴切的比喻的。

    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深刻的理解,以及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使作品的语言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在这点上,即使一些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作家也难以企及。如:

    嗄!那矮矮的恶魔,拿出一把屠刀来了!做什么?呸!恶魔!你敢割我们母亲的肉?你想杀死她?咳哟!不好了!一刀!拍的一刀!好大胆的恶魔,居然向我们母亲的左肩上砍下去!母亲的左臂,连着耳朵到颈,直到胸膛,都被砍下来了!砍下了身体的那么一大块……母亲的血在涌流出来,她不能哭出声来,她的嘴唇只是在那里一张一张的动,她的眼泪和血在竞着涌流!朋友们!兄弟们!救救母亲呀!母亲快要死去了!(“可爱的中国”)

    这不是用笔写的文字,而是作者鲜血的结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真挚和无限的爱。只要“不是一个断了气的死人,或是一个甘心亡国的懦夫”,看到这段由血泪所凝成的文字,谁能不为自己的母亲受到如此的残害和蹂躏而感到痛彻心骨呢?谁能不挺身而起救救母亲呢?它使你会跟着母亲一起流泪,甚至压抑不住你那被激起的感情,拍案击胸、握紧拳头,发誓要与敌人拚个你死我活,把母亲救出来。

    作品的语言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与作者真挚的爱国热情分不开的。作者所给予读者的,不只是墨写的字,而是饱和着作者热血的感情。这正如加里宁所说的:“如果你想使你的通讯感动人,就必须把自己的血流一点进去。”

    当然,由于作品都是在狱中写的,各种条件的限制,使作者来不及仔细地修改;当时的处境,也不允许对作品做长时间和精密的构思。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来衡量这些作品,个别的地方还不免显得粗糙。但因客观条件所带来的某些微小的不足之处,也并无损于整个作品艺术表现上的成功。

          五

    “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在读者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两部作品的价值,首先是在于,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作者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暴行与罪恶揭露出来,让大家记住这些仇恨,“更加激怒起来,加紧奋斗,迅速摧毁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一切被枪杀,被斩首、被活活折磨而死的战友们复仇!”(“狱中纪实”P36)很显然,作者是把它作为战斗武器来看待的。当自己不能用枪杆去消灭敌人时,就毅然地拿起了笔,在狱中冒着生命的危险,继续进行战斗。基于此目的而写出来的这种强烈的战斗性的内容,就奠定了作品永远不朽的价值。另方面,作品不朽的价值还在于,作品中所塑造的作者自己这个光辉而动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鼓舞和教育了亿万读者。当然,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功,也更加帮助了作品完成它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总之,这两部书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质朴的自述,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国内外敌人血泪的控诉书,同时也是两部不朽的革命文学作品。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想把哉采夫称赞尤利斯·伏契克的“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这本“不朽的著作”的话引在这里:“这不仅是……描写丰功伟业的书,而且这本书的本身就是丰功伟业。”如果把这几句赞语转移给“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我想它们是当之无愧的!

    字库未存字注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