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校友风采录:李希凡先生

    【作者】李萌

    【期号】199905

    【总期号】254

    【正文】

    李希凡,原名李锡范,字畴九。少时发表习作诗文时,挚友谭北生建议按原名的谐音署笔名“李希凡”,先生欣然从之。此后参加革命、走上文坛,均以改名行。祖籍浙江绍兴,先祖李应彪以“师爷”身份为通州府僚,遂久居北京通县。1927年12月11日,他出生于一小知识分子家庭,小学毕业考入通县潞河中学,时值华北沦陷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父亲失业,家庭经济困难,只得中途辍学从父读私塾,开始学习中国古典诗文,父病重瘫痪后再次失学。为家境所迫,他年仅14岁就出外当学徒、做童工,后入石家庄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在此期间,阅读了许多我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作品,萌生浓厚兴趣且将其视为毕生的追求。

    1946年6月青岛解放,进入济南华东大学接受干部培训,结业后被分配到文学系进行专业学习。1951年华东大学、齐鲁大学合并入山东大学,他重回青岛在山大中文系学习,师承华岗、吴富恒、吕荧、冯沅君、萧涤非、高兰诸先生。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教师哲学研究生班深造。1954年,因与蓝翎合作撰写了批语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观点的文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第9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视。研究生学习未毕业,即被调往《人民日报》文艺组工作,历任编辑、评论组长、文艺部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等职。1986年,调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受聘为研究员;并兼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主持艺术科学类国家重点课题的组织工作。李希凡先生曾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仍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李希凡先生在大学生读书时就喜欢思考和探讨文艺理论问题,特别关注中国古典小说与戏曲的研究现状,开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它们做出自己的评价,陆续在《文史哲》及其他报刊上发表。先生于1954年10月《红楼梦》研究问题大讨论开始后走上文坛。此后,他一直活跃在文艺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已出版了18本文艺评论集、学术专著及散文集。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建树:1957年1月出版的《红楼梦评论集》(与蓝翎著),是在《红楼梦》研究问题大讨论中所发表的论文的结集。1960年,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代表作——《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它是《红楼梦评论集》的姊妹篇,对当时我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做出了令人信服的新评价,批评了当时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观点与历史学界把文学现象等同于历史的简单化倾向。书中集纳了1957年后他研究我国古典小说名著的学术新成果,曾是60年代国内外大专院校中国古典小说课程的主要参考之一,此书1966年前曾四次重印,80年代又重印过两次。1996年10月,李希凡先生出版了自己的“红楼梦评论集”——《红楼梦艺术世界》,这是他多年来分析研究《红楼梦》创作艺术的结晶,两年中已重印四次。在鲁迅研究方面成绩斐然: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李希凡先生潜心研究鲁迅,完成了他的两本专著——《〈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和《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终于实现了他把在“读鲁迅”的长期学习中积累的感受、体会与看法写出来的宿愿。专著以鲁迅的五种文学创作为分析重点,论述了鲁迅思想的发展轨迹与杰出文学成就。在现代文艺评论领域的丰硕成果:从1955年至1986年,李希凡先生一直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做编辑,经常接触和探讨的是当代文艺作品与文艺问题。在“文革”前17年多次文艺论争中,先生作为一方论点的主要代表参与其间,如阿Q问题、《琵琶记》与封建道德问题、历史剧问题、戏曲的推陈出新问题等。他对17年的优秀长篇小说几乎都做过有影响力的评论,如《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在和平的日子里》、《红岩》、《苦菜花》、《欧阳海之歌》等均发表过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还写过一些研究有文学成就的著名作家的力透纸背的专论,如评论康濯、杜鹏程、梁斌、柳青、曲波、蒋子龙等作家的长篇或系列研究论文。1986年后,先生虽有行政事务缠身,仍怀着浓厚的理论兴趣参加了一些重要的文艺问题的论争,特别是关于如何完整地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问题,在90年代初他连续发表了多篇长篇论文,并以它们为核心,在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之际,出版了他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文集。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先后出版的当代文艺评论集还有:《弦外集》(1957年)、《论“人”和“现实”》(1958年)、《管见集》(1959年)、《寸心集》(1962年)、《题材、思想、艺术》(1964年)、《京门剧谈》(1984年)、《文艺漫笔》(1985年)、《文艺漫笔续编》(1990年)等。

    近十几年,先生一直辛勤耕耘在艺术科学领导岗位上;并与冯其庸先生一起主编着《红楼梦学刊》,主编了红学工具书《红楼梦大辞典》;还担任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系列电影《红楼梦》的创作顾问;主编了颇受青少年欢迎的《中华文化集粹丛书·艺苑篇》和《红楼梦选萃》。目前,73岁的李先生正承担着艺术科学类国家“九·五”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的任务,带领国内30余位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完成着这项填补我国艺术科学研究空白的巨著的编撰,这部14卷本的艺术史可望在2001年出版面世。

                        李萌/撰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