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照进
【期号】199501
【总期号】226
【页码】65
【正文】
1925年10月17日,伊哈布·哈桑出生在埃及开罗一个官宦家庭。
本世纪30年代的埃及正值多事之秋,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不断高涨,在哈桑之父任职的德卡里亚首府艾尔·曼苏拉盛行学生抗议活动,哈桑后来也参加了他们的游行活动,为民族解放运动摇旗呐喊,但他最终还是把精力放回到学业上。他最初学的是法语和阿拉伯语,所有的功课都很好。他对英语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天赋,屡次因为英语成绩优异而获得各种奖品。从塞迪亚中学毕业后,哈桑入开罗大学工程学院。1946年6月,他以全班第二名的出色成绩从该学院毕业。同年8月,他离开生育他的埃及,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电力工程大学莫尔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年后(1948)年获得工程学硕士。
但哈桑的兴趣并不在电力工程方面,他放弃了继续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计划。那时文学像块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哈桑,年轻而冲动的他毅然决定在暂时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转攻文学。1950年,他不仅顺利拿到了文学硕士,而且因为成绩优异而被允许免试攻读博士学位。1953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威斯莱大学聘他为英语教师。一个埃及人能够在美国教美国人英语,是很不容易的。
威斯莱大学犹如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了一批学者名流,其中也包括日后脱颖而出的哈桑。他曾两次得到学校补加的奖学金(1958—59;1962—63),后来他又被派到法国担任富布赖持高级讲师(1966—67)。威斯莱大学对哈桑十分重视并委以重任,他先后两次担任英语系主任(1963—64;1968—69 ), 出任文学院院长(1964—66)和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69—70)等职。在此期间,他利用教学空暇时间写作,先后出版了《激进的天真》(1961)、《沉默的文学》(1967)等文学评论专著,如今这两本著作与稍后出版的《俄耳甫斯的肢解》(1971)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著作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三本著作全名为《俄耳甫斯的肢解:走向后现代主义》,这是哈桑关于后现代主义批评的一部力作。哈桑早年尝试过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他参加暑期作家培训班时(1948)写的散文《尼罗河之行》颇得导师的青睐,但哈桑最终还是作为文学评论家而引人注目。他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54年,那是一篇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的尝试,文章的题目是《法国的象征主义和现代英国诗歌》。他的第一部专著则是上面提到的《激进的天真: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他在此主要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小说,“中心问题是作为叛逆者——牺牲者的反英雄概念”⑵。哈桑认为,当代美国小说不仅描写现实生活的种种客观存在,而且探讨我们的情感心态。1973年他出版了《当代美国文学》,对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1972年间的美国文学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实的考察,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70年至今,哈桑一直担任威斯康星大学的维拉斯(Vilas)研究教授。他每年都抽出时间到英、德、日等许多国家讲学旅游,并从事研究工作。他在1965—67年期间为《美国季刊》杂志编委,1973年担任《发音符号》杂志顾问,1978年至今任《社会人文科学》杂志顾问。
需要指出的是,伊哈布·哈桑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十分敬佩。他的书架上有一排小红本,问他是什么书,他说:“是伟人毛泽东语录的不同版本。”从他对毛主席著作的珍重上,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还在哈桑任威斯莱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时,他就有幸聘请到诸如约翰·凯奇(John Cage)、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ister Faller)等文坛名人,就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哈桑汇集成册,1971年由威斯莱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解放:人文科学革命新论文选》。1983年,他和妻子萨丽又合编了《创新/更新:研究人文科学的新视角》,由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可谓是两部珠合壁连的“姊妹篇”。
哈桑本人曾把自己的著述分为三个阶段⑶,他似乎在主观上一直努力实现这三个阶段的飞跃。他认为,第一个阶段是《激进的天真》,主要包括1960年至1966年。那时他仅仅作为一个预言者,表示了他对诸多新人新著的支持,也讨论了尚未被人注意的许多小说和小说家。1963年出版的《当代美国小说的英雄危机》是用法语写成的,这儿的“英雄”(héros)也可以理解成“主人公”或“主角”。这本著作包括3篇论文,是哈桑早期探讨50 年代美国小说的“英雄”或“主角”问题的结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先锋派”文学的个人感情和理性分析。第二阶段是《沉默的文学》和《俄尔甫斯肢解》。在此阶段,哈桑对哲学问题比对严格的文学问题更感兴趣,同时亦研究文学(尤其是试验性作品)的语言问题和认识论的问题。到了第三阶段,哈桑所感兴趣的不再是撰写文学评论,而是要写一种被他称为“辅助评论”的文章,它既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也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简言之,这种更具个人特点的创作形式是一种诸多内容的混合产物,其中有好似故事和轶事的许多梦想,有很多自我表现的形式和文化评论的形式。《类似评论》(1980)和《出埃及》(1986)都是第三阶段的典型作品。另外,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不少观点还收在专著《后现代主义的转变》(1987)中。
他的近著《冒险的自我:当代美国文学中探险的模式》(1990)是哈桑作为批抨家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并探寻当代美国文学的一部力作。他一方面讨论了五六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和作品,如索尔·贝娄的《雨王汉德森》(1958)和诺曼·梅勒的《我们为什么在越南?》(1967);另一方面则把注意力转到七八十年代的新作品,如埃莉诺·克拉克的《野营》(1986)和彼得·马西森的《九头龙河》(1987)。作为新一代的批评家,哈桑同样“积极关心文化上的问题和当前的文学”⑷。在《冒险的自我》中,我们又一次发现了哈桑在《激进的天真》中所集中探讨的“自我”问题,不同的是,这儿的“自我”已不是他第一部专著中“自我”的简单回归。现在哈桑的观点已日臻完善,其后现代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溶进了他的论述之中,他对“自我”的讨论也早已超出文学视角的范畴,而开始走向包容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在内的超学科研究了。
正文注释:
⑴参阅伊·哈桑著《出埃及》,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1986年英文版, 第114页。
⑵⑷伊哈布·哈桑著、陆凡译《当代美国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⑶陆凡译“伊哈布·哈桑谈当代美国文学及其它”,载《现代美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1期。
【作者简介】作者: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贺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