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展开——关于《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学习笔记 吴传启

    【期号】196205

    【总期号】84

    【页码】32

    【正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具体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及其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充分展开。这个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把握社会经济现象的典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历史上,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的萌芽,在欧洲是早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就已经稀疏地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中出现了,但资本主义时期则是从十六世纪开始的。作为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则是从十八世纪最后三十多年的时期内,最先在英国开始的。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标志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于封建生产方式的胜利。在这个革命中,奠定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技术基础,创立了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发展了社会分工,造成了新的生产部门、城市和工业中心。但是这种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随着充分展开的过程。它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而规定和影响着的一切其它矛盾的充分展开。

    这就因为,作为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推动力,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机器的使用则是被当作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来发展的。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缩短劳动者必须为自己工作的劳动日部分,以延长为资本家工作的劳动日的另一部分,在这里作为机器的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以机器的使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厂,则表现了资本主义的一种关系,是社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从而,是一种经济范畴。所以机器在什么生产关系下被使用和机器本身之间,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而机器的发明还有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过,一般说,科学是不费资本家一个铜钱的。“但这个事实,不曾阻止资本家去利用科学。资本并吞别人的劳动,也并吞“别人”的科学。”⑴那些利用机器的老板们,对于机械学是全然无知的,以及那些化学工厂的厂主们,对于化学也是毫无所知的。因此也可以说,自然科学本身和它在什么生产关系中被发展和使用。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作为自然科学的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它在什么社会条件下被利用,以及为那一个阶级服务,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支配和限制的,从而是带有阶级性的。

        产业革命的出发点及其发展的特征

    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生产方法上的革命,在手工制造业中,是以劳动力为出发点;在大工业,则是以劳动手段为出发点。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呢?所谓产业革命,就是劳动手段从一个工具转化为一个机器,就是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生产技术革命,就是劳动手段的革命。单就生产技术发展的本身来说。由于劳动手段从一个工具转化为一个机器,因此又意味着“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重大进步,意味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的空前发展。但作为“社会人的生产器官”来说,它又总是每一种特殊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因此它的形成和发展,又总是表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以对于人类历史的研究,马克思指出,必须注意“工艺发达史”的研究。马克思说:“工艺发达的研究,会把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把人类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由此也把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及从此流出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揭露出来。”⑵马克思在这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正是按照这个原理分析了机器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业的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过渡,从而,在一方面,它表现着资本主义创造了与它相适应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又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推向尖锐化的程度。

    什么是机器?一切发展了的机器,都是由三个在本质上不同的部分——发动机、配力机和工具机(即工作机)——构成的。构成机器的发动机和配力机这两个部分,则是专门为了推动工作机的。在劳动过程中,只有通过工作机才能捉住劳动对象,使其发生合目的变更。这工具机或工作机,就是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出发点。这种革命又首先是从棉纺业开始的。1765年发明了机械化“真妮”纺纱机,1767年发明了环锭纺纱机,1779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在这以前的纺纱工具中,纺纱工人的脚只是当作原动力而发生作用,而操纵纱锭和引纱捻纱的手,则担任真正的纺纱工作。产业革命,最先是袭击了手工具的后一部分;当时,作为原动力的这种任务,仍然是由劳动者们担任的。所以最初发明的纺纱机,叫作“不用手指纺纱”的机器。就是说,构成机器的工作机部分,是产业革命的出发点。不仅如此,凡是从手工经营转为机器经营的地方,也总是以工作机为出发点的。

    作为产业革命,如果说,它在于把一个手工业工具转化为一部机器的话;那么,机器与手工业工具之间的质的区别在那里呢?”其特殊的区别,在于人只使用他自己的器官,而机器则在一定限度内,使用所要求的许多工具(纺车,一个锭子:纺纱机,12—18个锭子)。”⑶劳动手段从手工业工具转化为一部机器的特点,也就是工具以或多或少的改变了的形态从人转到机器上去,经过人的机能,由机器去作。因而就同手工业工具的使用相反,就不再受人类生理器官的限制,所以也可以叫作“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延长和发展。所以工具和机器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它以人为动力或者是以某种自然力为动力,而在于工作机的革命。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蒸汽机是十七世纪末叶手工制造业时期就发明了的,但并不曾因而引起产业革命。反之,只是当工作机被创造出来以后,才引起了对于新的动力的需要,才使蒸汽机的完善化成为必要,从而才推动了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当然,自蒸汽机被广泛采用以后,又对产业革命的过程发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机器的发明和发展中,首先是由于工作机的被创造,它的范围的扩大,以及同时在工作机上发生的工具数的增加,从而就使一个较大的发动机构成为必要。不用说,当作原动力的人力,已经是无济于事了,此外,较大的动力就是马力、风力或者水力了。在大工业的儿童时期,马力是被广泛地使用的。但马有自己的头脑,难以控制,并且成本很高,在工厂内能够使用的范围又有限制。风力是不定的,并且是更难控制的。水力是很早就被使用的了,并且阿克莱特的塞洛纺纱机,最初就是用水力推动的。可是以水力作为主要动力,也有种种限制,它难于调节和控制,并且对水力的利用还受地方性的限制。直到瓦特发明了所谓复式蒸汽机以后,才找到了一种动力能够克服以上的一切限制,才被普遍推广和使用。于是一个发动机就可以同时推动许多工作机,从而个别的工作机才降为机器生产的要素之一了。同时,由于运转的工作机数的增加,发动机也跟着增大,配力机也就跟着扩大为一个多方面的装置了。直到以配力机为媒介而由一个中央自动机推动的工作机的组织体系的形成,才完成了机器经营的最发展的形态。当然,以后由于电力被当作动力来利用的时候,事情就以更加巨大的规模向前发展了。特别是除了火电外,还可以利用水力电,建立巨大水电站。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又引起一种更新的动力的出现。

    但是,最初的工作机还是由手工业制成的,手工制造业的最完成的产物之一,是制造工具的工场。作为前一发展阶段的这种最完成的产物之一——制造工具的工场。最初是当作大工业的现成的技术基础而发生作用的。就是说,机器和大工业的发展,最初是在和它本身不适合的物质基础上自然发生的,要使机器和大工业最后确立并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创造出一个同它自身相适合的新的技术基础,那就是要建立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技术基础。因为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从轻工业开始,在英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是在追求剩余价值的支配下,自发地发生和发展的。但是,如果不创造出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技术基础,大工业就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后来的一切较发展了的机器,都是不能由手工制造业供给的。“所以,大工业必须掌握着它的最特别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生产机器。要这样,它方才有它的适当的技术基础,有它自身的立足点。19世纪最初10年机器经营发展的结果,机器已经在事实上渐次支配工具机的建造了。”⑷再后若干年,由于铁路和轮船事业的发展,才使庞大的机器被用在原动力的建造上了。所以说,“用机器生产机器”的重工业,是大工业“自身的立足点”。产业革命的发展,直到由手工制造工场制造机器过渡到“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时候,才给自己创立了“自身的立足点”,才意味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完成。这一过程的实现,大约也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了。

    产业革命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个产业部门内生产方式的革命,引起别个产业部门内生产方式的革命。”⑸过程中表现为一个连锁反应,表现为一种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推移的辩证法运动。产业革命最初在纺纱业中发生,由于机器纺纱,使机器织布成为必要,二者结合又使漂、染和印花业上的革命成为必要。另一方面,由纺纱业的革命对原料引起了新的更大的需要,于是又引起了轧棉机的发明。“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又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那就是使交通手段和运输手段有发生革命的必要。”⑹这种连锁反应,乃是反映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内部联系,从而日益导向于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对于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飞跃。但它的出现,又是以大约两个半世纪时期中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前提的。在这里,如果说质变必须从量变引导而来的话;那末,这种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则是从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引导而来的。在这个时期内,曾经出现了风起云涌的机器发明。但这些机器之所以能够发明运用和推广,则既是反映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关系中,则是当作提高剩余价值而引起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所推动的;另一方面,又是由于具备了由以发展的客观前提。例如蒸汽机从十七世纪末叶就发明了的,但并不曾引起产业革命。只是在发明了工具机以后,由于引起了对新的动力的客观需要,才推动了对蒸汽机的进一步改进、应用和推广。其次,还必须以一定的技术基础为前提,马克思说:“沃康生、阿克莱特、瓦特等人的发明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他面前,已有许许多多的熟练的机器工人。那是现成地,由手工制造业时期供给他们,让他们利用的。”⑺手工制造业时期所创造的这种技术基础,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再次,在这些机器的发明中,虽然不能抹煞那些发明家的个人的作用,但也决不是发明家们凭空想象的产物。发明家要能够做到发明,还必须以生产技术上的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为前提。力学和机械原理的进步,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只能是从生产上的大规模的实际经验总结而来。机器的发明,只能是人类智力在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紧张地进行活动的产物。因此,从历史过程来看,如果不是手工制造业时期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以及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就不能够有这种风起云涌的机器发明。由此从一切个别的发明家来说,如果脱离了生产实际,也不能作出任何发明。总之,产业革命是一定的历史前提上发生和发展的。

        协作在机器体系中的再现和社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的创立

    前面曾经谈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是从简单协作开始,然后从简单协作进入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从而逐步展开了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在大工业中,则使这种协作转化为机器的协作,从而确立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创立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这种发展中,如果说简单协作打破了个人的限制,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又打破了简单协作的限制的话;那末,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则是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的自然的生产器官的限制。从而就把“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发展,以及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化工厂中,表现着协作在机器体系中的再现。在这个意义上说,协作依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态。

    产业革命中产生出来的机器,是由一个机构代替了只使用一个工具的劳动者。在这种机构中,有许多同种的或类似的工具在一起工作,而由一个发动机所推动。于是在手工制造业内被分割的要顺次进行的总过程,现在则由结合各种工具来发生作用的工作机来完成了。“不管这种工作机,是一个复合手工具的机构的再现,还是各种已经在手工制造业上专门化的简单工具的结合,在工厂(即以机器经营为基础的工场)内,总有简单的协作再出现。”⑻除开劳动者不说,现代的工厂,就变成了若干同种又同时共同发生作用的工作机在一个空间内的集合,即从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变成了机器的协作。例如,有许多织机在同一个厂房内的集合,便成了织布厂。不过这里存在着一个技术上的统一,象许多工具仅为同一工作机的器官一样,这许多工作机现在又成为同一个发动机的种类相同的器官。

    另一方面,当劳动对象要通过互相连结的不同的诸阶段,而这些阶段又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又是互相补足的工具机来进行的时候,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机器体系,代替了一个个的独立的机器。”在这个地方,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制造业所特有的协作就再出现了。”⑼就是说,如同独立的手工劳动变为一个部分劳动者一样,一个个的独立的机器又变为部分的机器,从而组成为一个机器的体系。这种机器体系中的协作,就是部分工作机的结合,在某一机器体系中,部分机器之间,乃是顺次供给次一部分机器的原料,但各部分机器是同时在开动的;因此生产物必须不绝地存在于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并且要不断地处于从一个阶段到别一阶段的过渡中。这就决定了机器生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的连续性。随着机器体系的不断完善化,当工作机只须有人在旁照料,可以不借人力之助就可完成原料加工上必要的一切运动时,于是就出现了自动的机器体系。从而,自动化就成了机器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机器体系的这些特点越完善,就越发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就机器体系中的这种分工和协作来说,又在技术上规定了必须按一定比例而成龙配套的客观要求。在手工制造业中,部分劳动者间的直接协作,会在各组劳动者与各组劳动者间,创立一定的比例数。同样,“在编制好了的机器体系中,各部分机器间不绝的互相推动,也会在各部分机器的数目、大小和速率上,确立一定的比例。”⑽这种从机器体系的运转中提出的比例,反过来又规定着在机器编制上的成龙配套的比例。违反了这些比例,各部分机器就不能配套,从而就不能当作劳动手段来发挥作用的。

    于是对于这种机器的分工和协作来说:“在这里,总过程是客观地,就其自体考察地,分解为各个构成阶段。如何执行各部分过程,如何结合各部分过程的问题,则由力学化学等等的技术应用来解决。”⑾由此,在生产过程的安排、组织和管理上,同手工制造业比较起来,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客观的要求,那就是必须由自然科学的有意识的应用来代替手工制造业中的各种经验性的例规。马克思说,“劳动手段在机器形态上取得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规定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用自然科学之意识的应用代替经验的例规。”⑿就是说,由于以机器经营为基础的大工业的出现,使劳动过程的科学管理愈益成为必要,这种必要性是由技术进步的本身所决定的。不仅如此,机器与大工业的确立,还使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转化为技术上的必要条件了。

    总之,由于机器的发明,运用和推广及其不断完善化的发展中,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同手工制造业比较起来,实现了一个空前的跃进。单就从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这一点说,它为人类带来了劳动的大量节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器的生产率,是由机器代替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计量。”⒀马克思曾以纺纱业中的技术革命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在手工制造业中,假定一个手工工人6 小时纺13盎斯纱,要把360磅棉花纺成纱,需要27000小时。反之,一个蒸汽机推动的450个妙尔纱锭及其预备机器,只需两个半人管理,假定他们每日工作10小时,在六天内就可能把同样多的棉花纺成纱。这里,两个半人所费时间的总计只有150小时, 同27000小时比较起来,显示了劳动生产率有了多么大的提高。 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采用机器而带来的一切利益,乃是无代价地全部归于资本家的。马克思说:“由协作及分工而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一钱。那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蒸汽和水那样的与生产过程适合的自然力,也是不费资本一钱的。”⒁还有,象前面曾经说过的,在这里起过作用的科学也是不费资本家一个铜板的。在这里,劳动生产率的空前地提高的结果,是剩余价值率和剥削程度的相应提高,是资本家的荷包日益膨胀。另一方面,却是使劳动者日益贫困化,以及产业后备军的日益扩大。这就因为机器本身是一回事,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又是回事。单就机器本身来说,毫无疑义,它是为人类节约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但是,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作为资本家手里的机器,则使它成为一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资本主义采用机器的界限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资本家之所以采用机器来生产,并不是因为它可以节约人类劳动,而是因为它可以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规定了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的界限。资本主义采用机器的界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什么是机器使用的资本主义的界限呢?单从节约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来说,机器的生产率,是由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与应用机器所节省的劳动的差距来测量的。所以单从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看,机器使用的界限就是机器本身的生产所费的劳动,必须小于由使用机器而节约下来的劳动。机器的生产率,是采用机器的一般界限。即使在社会主义的生产中,在一般情况下,机器的采用,也应该以此作为经济核算的基础。而资本家采用机器生产,并不是根据这一点来决定的。因为资本只支付它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支付所使用的劳动的全部等价。所以在资本家的算盘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费用不是根据生产上所费的必要的劳动量来计算的,而是根据支付这种劳动的工资总额来计算的。因此对资本家来说,机器使用的界限:就取决于机器的价值和由机器所节省下来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的差额。又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有的低于劳动力的价值,有的高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也影响着这个差额的变化。因此当某种机器的发明,即使它的生产率可以带来节约劳动的利益,却不一定符合于资本家的算盘而被采用。所以有些机器的发明,有时在很久的时间内不被资本家所采用,其秘密就在这里。

    并且,这种界限,还因不同国家、时期和不同产业部门而有所不同。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英国发明的机器,有的只在北美被使用;16和17世纪德国发明的机器,只在荷兰被使用;18世纪法国发明的机器,有许多只在英国被使用。同时,由于机器在若干产业部门被使用的结果,会在其他部门生出劳动过剩,以致使其他部门的工资降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从而在资本家的算盘中,使采用机器成为不必要和不可能。马克思在当时就指出:“在英国,直到现在,还有的不用马力,而用妇人去拉运河内开行的船舶。因为生产马和机器所必要的劳动,是数学上确定的量;反之,过剩人口中的妇女的维持生活费,却是随便有一点就行的。因此,我们发觉了,没有什么地方,还比英国这个机器国家,为了卑鄙的目的,更无耻地拿人力来滥费。”⒂这种“无耻地拿人力来滥费”的情形,在他们的殖民地国家就更加猖狂了。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所造成的经济落后,劳动力的价格极其低廉。因此帝国主义在中国举办的一些企业中在许多劳动过程中,宁可雇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不采用机器。这就因为,资本家的利润的获得,本来不是由于所费劳动的减少,而仅仅是由于有给的劳动的减少,所以资本家的算盘同人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本来的目的是矛盾。机器使用的这种资本主义的界限,乃是表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日益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它具体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它的最后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时候,资本主义对于采用新技术的这种对抗的倾向,就更加发展了,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在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它的最深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从而就形成了一种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经济力量。在垄断资本的垄断下,“既然规定了(虽然只是暂时的)垄断价格,于是那些推动技术、因而推动其他的一切进步前进的动因,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消失了;于是进而形成一种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经济力量。”⒃于是就出现了种种怪现象,对于某些新技术的发明,有的为了阻碍竞争者的采用,而把新的发明买来故意搁置不用,或者竟把它销毁灭迹。直到本世纪的最近十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家们,为了保证最大限度的资本主义利润,为了提高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对落后国家人民的侵夺,竟采取战争恐吓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办法,把原子能的发明应用于杀人武器的制造,以阻碍其在和平生产中的应用。这一切,都意味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正是日益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阻碍了。当新技术向资本主义预示着最大利润的时候,新技术才能获得资本的拥护;反之,资本就要起来反对新技术了。这种对抗的倾向,是由新技术使用的资本主义界限所规定的,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在倾向的一种表现。但是当垄断资本出现以后,由于垄断经济的发展,以及由于他们要保持现有技术设备的价值,使其采用新技术的限界又进一步缩小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中,那些新兴的资本家们,曾经表现为先进技术的旗手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家;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当垄断资本形成以后,其阻碍新技术发展的另一种倾向,就日益突出为矛盾倾向的主要方面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新技术能够无阻碍地发展,就只有打破新技术使用的资本主义界限,从而,就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马克思说:“机器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使用范围,和它在资产阶级社会的使用范围,是完全不同的。”⒄只有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才为人类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前提。“现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显著地占着优势。人们知道,打中月球的火箭正是苏联发射的,而不是由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发射的。这一点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有大量发展新技术的无限前途。”⒅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中的矛盾

    资本主义采用机器的倾向是矛盾的,已如上述;另一方面,机器在资本主义的使用中也是矛盾的。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中的矛盾,集中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内在的诸对抗倾向的展开,表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的增长。马克思曾经反复地指出,机器本身是一回事,机器在什么生产关系中被使用,即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又是一回事。这些矛盾并不是发生于机器本身,而是发生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给了劳动工具以与劳动者对立的、独立的和分离的形态,在机器和大工业的发展中,使这种形态发展为完全的对立。

    第一,机器这种东西本来是代替劳动和劳动力的最有力的手段,可是在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中,却被转化为一种相反的手段:“那就是不分男女老幼,把劳动者家族中的一切成员,尽放在资本的直接支配权下,成了增加工资劳动者人数的手段。”⒆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标语,就是妇女劳动与儿童劳动!他们曾经雇用的童工中,甚至把五岁的儿童也包括进去了。作为剥削手段的机器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把劳动者家庭中的一切成员,把妇女和儿童也驱入劳动市场,从而降低男子劳动力的价值,把它分摊到整个家庭的劳动力上面去了。如果说以前只要一个成年男子劳动力就可以维持一家四口的话,现在则必须四个人同时替资本家劳动才能糊口。在资本主义使用下的机器,就是这样地在扩大了剥削的材料和范围时,又扩大了剥削的程度。机器使资本对劳动力的占有,扩大到对儿童劳动与妇女劳动的占有,从而,“不但把儿童游戏的地位剥夺了;并且把道德限界内,为家族自身,在家庭范围内自由劳动的地位剥夺了。”⒇从而在女工和童工中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第二,机器的采用,缩短了一种物品的生产上的必要劳动时间;但在资本主义的使用中,却转化成为劳动力延长到远远超过它的标准限度的最有力的手段。由于机器的有效的使用时间越长、产量越大,则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一定产品的部分就越小,从而,机器的生产率就越大。再由于资本家的机器不仅在使用时要受到磨损,而且在停工时更会由于自然力量的影响而受到磨损。又由于技术不断的革新,可能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受到贬值。还由于机器运转越快,则不仅投在机器上的价值而且连投在建筑物等等上的资本价值,都将更顺利地增殖。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尽量缩短机器的停工时间,而把劳动日延长。这种新的倾向,又是决定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的扩大,又决定于剩余价值率和雇佣工人的人数。资本主义为了提高剩余价值率而采用机器,可是都减少了雇用工人的人数。这种矛盾就推动着资本家不仅要增加相对剩余价值,而且要延长劳动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以弥补由于被剥削的工人人数的减少而相对地造成的损失。而机器则不仅造成了延长劳动日的新的动机,而且还造成了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因为机器这种东西是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为资本家服务的。于是在延长劳动日方面,资本家所能遇到的唯一的阻力,就是机器的附属品——工人的反抗。从而资本家就采取两种方法来镇压:一种是吸收比较顺从的女工和童工来参加劳动;另一种是把工人抛到街头,造成过剩的劳动人口。所以马克思说:“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但会变成一种万无一失的手段,把劳动者及其全家的生活时间全部,转化为可以利用来增殖资本价值的劳动时间。”(21)马克思把这种现象叫作“经济上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然而它是资本主义的现实,是资本主义内在倾向的充分展开。

    第三,机器本身是减轻劳动的最有力的手段,但它在资本主义的使用中却被转化为一种相反的手段,即被转化为加强劳动强度的最有力的手段。机器与大工业在英国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延长劳动日和加强劳动强度是同时并进的。后来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劳动日才开始取得了法律上的限制。自从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工业开始发展以来,几乎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劳动日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自1833年至1847年间,劳动日才被限为12小时;至1848年以后,才又改为每日10小时。于是,当延长劳动日的办法受到一定限制以后,资本主义转而采取一切办法来提高劳动强度,以便在每一单位时间内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劳动日的缩短的结果,却为劳动者带来了劳动强度的空前提高。资本家采取的办法是,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厉行符合于资本家利益的节约,并通过计件工资等办法,迫使工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付出更多的劳动;另一方面,通过机器的发展和改进,使劳动过程紧张不懈地迫使工人必须更加精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一切空隙。于是,工人在10小时工作制的条件下,比过去工作12小时支出的劳动还要多,即资本家在每小时内榨取了更多的劳动。劳动强度的提高,达到了破坏工人健康的程度。马克思说:“劳动日的延长既然由法律永远禁止了,资本会有一种倾向,要由劳动强度之系统的增加来补偿,并要使一切机器改良,成为进一步吸取劳动力的手段,都是一点问题没有的。”(22)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中的这种对抗的倾向,正是具体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之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四,机器本身乃是标志了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标志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的发展;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使人类服从于自然力,使劳动者转化为机器的附属品,变成劳动由机器使用了。在手工制造业和手工业中,还是劳动者使用工具;可是在资本主义的机器工厂中,却变成了劳动者服侍机器了。在手工制造业中,劳动者是一个活机构的构成部分,劳动手段的运动是从劳动者出发的;在资本主义的机器工厂中,则有一个死机构独立于劳动者之外,把他们当作活的附属物来合并,劳动者的动作必须追随于机器运动之后。因为当作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是一个劳动过程,而且是一个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因而在这生产中,总是意味着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而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但这种颠倒,到机器被采用时,才取得技术上一目了然的现实性。”(23)从而就最终地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并且也就使劳动更完全地隶属于资本了。在资本主义的机器工厂中,操纵工具的熟练和工具一道,由劳动者移到机器上面去了。

    第五,机器的采用为消灭手工制造业时代的旧式分工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在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中,又再生产着旧式分工,并把它发展到顶点。工具的能力从人类劳动力的人身限制解放出来了,因此,作为手工制造业分工的基础的技术条件就被扫除了,原有的专门化的等级制度也消灭了,代之而起的是劳动的日益平均化。可是,在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中,又不断把它再生产出来,并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发展到了顶点。手工制造业的分工使一个完全的人,终生为一个部分工作所吞并,大工业虽然技术地把这种分工及其所引起的结果终止了;但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态,又更可怕地把它再生产出来。同时,大工业还使社会内部的分工不断发生革命,使大量资本和大群工人不绝的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别一个生产部门。“所以,大工业的性质,一方面必致引起劳动的变更,机能的流动和劳动者的全面的运动性。但在别方面,它又在它的资本主义形态上,再生产了旧式的分工,及其凝固的特殊性。这是一种绝对的矛盾。”(24)马克思又说:“但一种历史生产形态的矛盾的发展,就是它归于瓦解,新形态得以形成的唯一的历史的路”。(25)资本主义制度之“归于瓦解”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胜利,就包含于这种矛盾运动之中了。

    第六,机器本身是增加生产者财富的手段,但是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使生产者化为待救济的贫民。随着机器的使用和大工业的出现,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不断加深,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其结果是非生产者,即剥削者的财富日益增加;而直接生产者,即广大劳动人民则日趋贫困化。

    所有这些矛盾,都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中发生的,是一种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不可分离的矛盾和对抗。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动力,而且是在生产力发展中造成深刻矛盾的主要原因。从而,这种矛盾,也就是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生出来的。然而,对于受压迫、受剥削的无产者来说,要把机器本身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区别开来,也是经过了一个实践和认识的历史过程的。在历史上,当资本主义生产一经出现的时候,无产者同资产者之间的斗争就开始了。但是当机器一经出现以后,这种斗争最初曾经表现为反对和破坏机器的斗争。马克思说:“工人要能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的时日和经验的。”(26)因为在认识中要达到这种区别,不是单靠感性认识所能办到的,从而就只能从长期的实践斗争中总结而来。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曾经这样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段”。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和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27)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的分析,就是“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用以教育无产阶级,所以恩格斯称它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总之,要认识机器在资本主义使用中的矛盾,是需要经过科学分析的。

        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对抗日益增长

    马克思在以上的分析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展开的过程。从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以来,它所造成的生产力比先前一切世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宏伟众多,所以它同封建的生产方式比较起来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是,当资本主义把它的生产力日益向前推进的时候,又同时把存在于它自身中的各种对抗倾向展开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对抗倾向的日益展开的过程。资本主义关系中的诸对抗倾向,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就出现了,在手工制造业时期更加展开,到机器和大工业出现以后,就日益被推向于顶点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日益增长的趋势,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逻辑。

    资本主义经过了产业革命后,由于在巨大规模上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的资本主义化;因此就使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在全社会中的生产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标志这种矛盾的加深的最深刻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最早发生产业革命的英国,在1825年就第一次发生了席卷全国的工业危机。以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必然有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开始了;从第二次大战后,由于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比过去大大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已经不是从前那样每十年左右发生一次,而是几乎每三、四年发生一次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的缩短,进一步标志了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接近于不可避免的灭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证明了“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不能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恰恰相反,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力一开始实行打破这种障碍时,就使得全部资产阶级社会陷于混乱,就使得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28)就是说,它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要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于一百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宣布的这个历史发展的铁的规律,今天已经在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中间变成现实了。“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世界经济体系,而和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相对立。社会主义各国的工业总产值,现在已经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将近百分之四十,不用很久,就会超过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总产值。”(29)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总之,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这是内在于它自身中的诸对抗倾向的展开的过程;资本主义提高生产力的每一步的前进,就是这种对抗倾向的相应的展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刺激了生产力的自由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越来越受到资本主义的狭隘关系的压制。资本主义实行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但社会化的结果又反过来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陷入深刻的矛盾。资本主义实现了产业革命,发展了大工业;但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所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就要从脚底下抽去了。它所生产的首先是它自身的掘基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30)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发展中的逻辑和历史。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不可克服的矛盾,而要克服,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今天,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在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中取得了胜利;而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接近于它的不可避免的灭亡了。

    正文注释:

    ⑴《资本论》,一卷,466页。

    ⑵《资本论》,一卷,448页。

    ⑶恩格斯,《资本论》第一卷提纲,人民出版社,1961年,43页。

    ⑷《资本论》,一卷,463页。

    ⑸同上书,462页。

    ⑹同上书,462页。

    ⑺同上书,460页。

    ⑻《资本论》,一卷,456页。

    ⑼同上书,459页。

    ⑽《资本论》,一卷,458页。

    ⑾同上书,458页。

    ⑿同上书,465页。

    ⒀同上书,472页。

    ⒁《资本论》,一卷,465页。

    ⒂《资本论》,一卷,476页。

    ⒃《列宁全集》,22卷,第268—269页。

    ⒄《资本论》,一卷,474页。

    ⒅《列宁主义万岁》,人民出版社版,第18页。

    ⒆《资本论》,一卷,477页。

    ⒇同上书,477页。

    (21)《资本论》,一卷,494页。

    (22)同上书,506页。

    (23)《资本论》,一卷,513页。

    (24)同上书,595页。

    (25)同上书,597页。

    (26)《资本论》,一卷,521页。

    (27)《毛泽东选集》,一卷,287—288页。

    (28)《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中文版,上册,14页。

    (29)《列宁主义万岁》,人民出版社,第5页。

    (30)《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中文版上册,21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