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理论体系新探

    【作者】陈乃圣

    【期号】198805

    【总期号】188

    【页码】11

    【正文】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含义是指生产力的利用方式,是生产资料利用方式和劳动力利用方式的有机统一。因而,1.判定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其根本依据是作为该种生产方式的物质前提的生产力的性质;2.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必须充分尊重客观经济关系;3.生产方式的发展要以生产力为依据;4.必须承认生产力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关于生产方式问题,学术界已有不少同志作过有益的探索,但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对生产方式范畴含义的探讨上,并未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来研究。其实,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一个范畴,而且是具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这一理论体系,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益的。

        一、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结构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社会经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科学范畴,从创作史的角度看,对这一范畴的含义的揭示是经历了逐步深化和明确的过程的。

    18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创立了生产方式范畴,并认为它是一个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立范畴。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初创阶段相适应,生产方式范畴的含义也还是较为笼统的。当时,他们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的现实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方式下进行的。因而,生产方式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生产方式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⑴。在《哲学的贫困》中,说“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⑵。

    50年代是马克思埋头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年代,他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对生产方式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揭示。这时,他把生产方式理解为是“运用已生产出来的生产力”的方式⑶。生产力包含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以运用生产力的方式具体说也就是运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从而,在现实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必然表现为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运用劳动力的方式,表现为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如分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运用生产资料的方式,表现为具体劳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说:“生产方式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⑷。可见,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本成熟相适应,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结构已基本清楚。

    60年代以后,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结构就更为清晰,明确生产方式的含义是“生产力的利用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⑸。生产方式的内涵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生产资料和工艺技术的利用方式(或劳动操作方式、具体劳动的方式);其二是劳动力的利用方式(或劳动组织方式、劳动使用方式)。如“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⑹,“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⑺,“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⑻。这里所说“劳动的技术过程”、“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劳动过程的技术成就”,都是就生产资料和工艺技术利用方式来说的;“劳动的社会组织”、“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劳动过程的组织”都是就劳动力的利用方式来说的。

    构成生产方式两个方面的生产资料利用方式和劳动力利用方式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前者决定后者,即一定的生产资料利用方式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利用方式。如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工人利用自己的手工技艺用手工工具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必然产生以手工业活动的分解为基础的协作小组。

    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生产方式的完整含义是指生产力的利用方式,是生产资料利用方式和劳动力利用方式的有机统一。

      二、生产方式一般与生产方式特殊

    前面所说的生产方式含义及其内部结构,指的是生产方式一般。这种生产方式一般,是由生产过程的一般决定的。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依赖生产力要素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的过程,而依赖生产力要素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又都存在一定的生产力利用方式,它又必然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利用方式和劳动力的利用方式。

    生产方式除了它的一般性以外,还有它的特殊性。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包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由生产条件的物质特殊性引起的生产方式特殊。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物质生产条件是由特殊的生产力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的利用方式,必然受生产力要素的特殊性所制约。由于生产力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极不相同,因而生产方式在不同生产部门也以其特殊的形式出现。如工业的生产条件不同于农业的生产条件,从而工业会形成其特有的不同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方式。同样,其他生产部门如农业也会形成其特有的不同于工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特殊的生产条件(例如畜牧业、农业)发展起特殊的生产方式”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常提到工业生产方式、手工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就是从生产方式的这种特殊性来说的。

    其二,是由生产条件的社会特殊性引起的生产方式特殊。任何生产都离不开它的社会生产条件,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条件总是归属于一定社会集团的,所以,生产条件的社会特殊性就是生产条件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上的所有制性质。由于生产条件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所有制性质不同,从而以一定生产条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必然相应地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成为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生产条件以资本形式归资本家所有,那末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方式即生产方式就必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⑽。

    生产方式的这种社会特殊性,使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具有各自的社会历史特点,标志着不同的社会阶段。

      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同一根经济链条上的相互联系的环节,生产方式则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中间环节(这一观点已有学者指出过)。

    首先,就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来说,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的利用形式,当然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前提条件。马克思说:一定的生产方式“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⑾。

    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是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生产资料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自然属性表现社会达到的技术水平,它是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生产方式及其内部结构。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产方式及其内部结构。这是因为,仅仅形成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没有发生生产资料技术性能上的变革,还不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如资本主义所有制出现的初期,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但“尽管出现了这一切,劳动过程即实际生产过程的实际方法与方式却不会一开始就随这种变化而发生本质的变化。”“在这里,生产方式本身还没有发生什么差别。从工艺上来看,劳动过程完全同以前一样,只不过现在是作为从属于资本的劳动过程罢了。” ⑿所以,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生产方式及其内部结构。

    生产资料的自然性能决定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它决定生产资料的利用方式,如生产资料是手工工具,这就决定了只能是依靠手工技艺的个人劳动。如生产资料是机器或机器体系,这就决定了必须改变个人使用生产工具方式,由大批劳动者共同使用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其二,它决定劳动组织方式。“劳动的组成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工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⒀“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⒁

    综上所说,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一定的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的特殊表现形式。

    其次,就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来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相适应的、各生产当事人之间的、特别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才发展起来。”⒂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占有方式。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用购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来组织资本主义生产,要按照最经济地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原则确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利用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商品所有权规律而产生的独特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⒃。

    (二)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由机器要求的分工使雇佣工人成为畸形发展的局部工人,他们失去独立完成一件产品的能力,不依附于资本,劳动力就得不到利用,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随着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在生产方式本身中,在劳动生产率上,在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完全的革命。”⒄

    (三)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交换的规模和方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这种交换的规模就越大,交换的手段和方式(如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就越多样化。马克思说:“交换形式是和生产的形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一有变化,交换形式也就随之变化。……交换方式常常是由它的生产方式来调节。”⒅

    (四)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分配关系。人们在产品中归个人消费部分的索取权,是由他们在一定生产方式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人是附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是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活工具。因而,在其所创造的价值产品中只能以工资形式得到再生产劳动力的产品,其余部分必然以利润形式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⒆

    综上所述,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它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与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又以自身为基础,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关系。

      四、生产方式与经济规律

    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一经形成,就必然成为该社会形态的最基本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从生产方式角度研究经济规律“首先必须着眼于“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⒇。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产生“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21)。《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规律,正是马克思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结构的结果。

    迄今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其内部结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的共性是社会生产的共有规定性,个性是社会生产的特殊社会历史性。因此,生产方式有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其特有的经济规律。生产方式共有的经济规律,也就是不带任何特殊经济规定性的简单生产过程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属于这方面的,如生产要素及其结合的规律。“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2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23)。

    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及其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经济规律。属于这方面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如下一些主要规律:

    (一)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资本家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因而这种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必然按照资本主义方式来建立,按照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构就是一架创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因而“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4)

    (二)不断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是以剩余价值生产为特征,同时也是以劳动过程社会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为特征。因而,无论是追逐剩余价值,还是生产方法不断改良的需要,都要求不断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这是与以往满足于使用价值生产、技术上保守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是以不断增长、扩大的规模进行生产。”(25)

    (三)资本集中或资本合并、并吞规律。如上所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资本集中即通过既有资本的组合,从而达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实现生产更加社会化和科学化。所以资本集中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26)。

    (四)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的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使机器体系完善化,不断采用先进技术于生产工艺过程,因而这种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必然使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会相对增长,使资本有机构成随社会技术进步而日益提高。“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27)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有机构成呈提高趋势,从而资本所使用的活劳动的量,同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比,不断减少,从而,这种活劳动中物化为剩余价值的部分同所使用的总资本相比,也必然不断减少。而剩余价值量同所使用的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因而利润率必然不断下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一般的平均的剩余价值率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28)

    (六)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生产率不断增进,花费越来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现实中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从而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29)。

      五、生产方式本身的运动规律

    生产方式同任何客观事物一样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它处在不断运动过程之中。生产方式就其运动来说,它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有规律的,每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也都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马克思研究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揭示出原始公社生产方式、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更替的必然性,而《资本论》则是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30)。

    下面我们就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例,说明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问题。

    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首先在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封建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这种发展的必然性是由于在封建生产方式内部为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准备好了充足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原始积累形成了大量货币的所有者和大批无产者。所以,“在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中必然要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31)。

    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还在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在其产生后的运动过程中必然呈现出历史的阶段性。就资本主义的情况来说,大体上是到16世纪初开始了资本主义时代,15世纪末期到16世纪初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但在16世纪初期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只是零星出现,在社会上不占统治地位。就绝大多数生产过程来说,虽有资本的剥削形式,但无资本的生产方式,劳动只是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后来,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才形成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时期大约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随着工场手工业的产物——机器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到以机器为物质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由于竞争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传播开来,并迅速取得统治地位。所以,资本主义的一个显明特征是“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32),从而呈现生产方式的历史阶段性。

    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还在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有其运动的特殊机制,“生产方式是通过它本身所创造的各种形态运动的”(33)。就资本主义而言,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产生出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信用制度、银行制度,以及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是以其所创造的特有的机制和形态,以利润率做为推动力而使自身运动发展的。

    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还在于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都有其内在的矛盾,正是其固有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使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具有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它以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内在的进步性曾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以最经济的办法生产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使资本积累和生产社会化飞快前进。但其结果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力驾驭在其扶植下繁盛起来的生产力,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桎梏而必将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

    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是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上升运动,社会生产方式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运动中不断地、无限地向前发展的。

      六、几点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分有益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既然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的利用方式,因而一定的生产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的,判定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其根本依据是作为该种生产方式的物质前提的生产力的性质。就生产力来说,决定生产力利用方式的主要是其中的劳动资料,而劳动资料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的技术性能,社会属性是指它的社会归属即所有制。由于我国在全国解放后随即建立起了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不久又建立起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集体所有制,所以,在这种生产资料社会性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必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同时,就生产力的状况,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来看,原始生产力(工具是石刀、棍棒)、手工生产力(手工工具和手工技术)、机器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自动化)同时在我国大地上并存。劳动资料的这种落后状况,决定了我国还只能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决不能超越生产方式的这一发展阶段,否则,就会出现与我国现实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就不能有效地利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告诉我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社会经济链条中,起根本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只是一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因而,人们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关系,就是已经获得解放的人们也必须尊重客观经济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多种生产力结构,这一事实反映在生产关系上也必然是多元结构。就我国整体上来说,生产资料中机器已成为主体,生产资料属劳动者所有也是主体,所以在生产关系上,应以公有制为主体。但是,生产资料中也还有一部分是手工工具和原始工具,生产资料的这种技术性质很适宜于个体生产方式,建立个体经济。在个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人由于致富而积累起机器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于个体经济的生产方式,产生私营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同时,由于我国原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生产力发展在各地区极不平衡,大体说来,沿海东部地区高,内地西部地区低;城市高,农村低;工业高,农业低。因而,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领域,各种经济所占的比重也应有所不同。

    (三)生产方式发展要以生产力为依据,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继续向前发展,根本的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不认识这一点,不以极大热情去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就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的。

    (四)运用生产方式理论,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就应承认生产力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不能用抽象的原则和空想的模式来裁判生活,那样做就会陷入主观随意性,就会离开马克思主义。

    根据生产力标准,在处理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以至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时,就要保证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真正适应当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

    根据生产力标准,在检验一切工作时都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所谓发展生产力具体包括: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强化生产力、创造新的生产力、开发新的生产力等等。

    生产力标准是客观的,又是根本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根本之点。让我们坚持生产力标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推动生产力,加快我国社会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迈进步伐。

    注:

    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页。

    ⑵⒀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163、117页。

    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33页。

    ⑷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5页。

    ⑸(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3、178页。

    ⑹⑺⒁⒃(21)(24)(26)(29)(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7、350、534、832、649、679、831、692、11页。

    ⑻(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4页。

    ⑽⑾⒆⒇(23)(27)(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93、993、 999、688、985、236、237页。

    ⑿⒂⒄(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80、83、95、353页。

    (32)(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490、538页。

    

上一页 目录